DB5301∕T 113-2024 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规程(昆明市)
ID: |
4B7C8FECE3834DB194009DBE1FC036A4 |
文件大小(MB): |
0.35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20,CCS,B 23,5301,昆明市地方标准,DB5301/T 113—2024,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规程,2024 - 09 - 15发布,2024 - 10 - 15实施,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301/T 113—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维贤、储丽章、谷春熠、邹万君、蒋瑜、杨春利、张丽芳、张力、李灿辉、曾国浩、汪忠明、杨永东、刘平江、杜春永、张天芝。 I,DB5301/T 113—2024,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及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质量检验、收获分装、贮藏、包装及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脱毒原种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8133 马铃薯种薯,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GB/T 29378-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原原种(G1) pre-elite,用脱毒苗在容器内生产的试管薯或在防虫网室、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来源:GB/T 29378-2012,3.3],原种(G2) elite,用原原种(G1)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来源:GB/T 29378-2012,3.4],缺陷薯 defective tuber,有畸形、次生、串薯、龟裂、虫害、冻伤、黑心、空心、失水萎蔫、机械损伤等缺陷的马铃薯块茎,[来源:GB/T 29378-2012,3.6],4 播前准备,繁种地选择,4.1.1 宜选择在海拔2 300 m以上,气候冷凉、天然隔离条件好、地势相对平缓、通风向阳、土地平,1,DB5301/T 113—2024,整连片的区域,周围1 000 m无茄科作物,4.1.2 选择检测未发生有甲虫、环腐病等检疫性病虫害的地块,4.1.3 5年以上未发生过青枯病、黑胫病等病害的地块,4.1.4 不与茄科作物连作种植的地块,4.1.5 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要求,水源能满足生产灌概要求,水质应符合GB 5084要求,整地理墒,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地块前茬的植株残枝枯叶,播前深耕晒垡,深度30 cm左右,精细整地,并根据当地栽培条件开沟理墒或作垄,种薯选择,4.3.1 选择种薯质量达到GB 18133要求的原原种,4.3.2 通过休眠的种薯提前7 d出库,出库后放于有散射光的地方3 d~5 d进行壮芽,4.3.3 未通过休眠的种薯,将薯块放置于23 ℃≤T<35 ℃,湿度为85%左右的大棚内,用通风透气遮光的材料覆盖于表面或将种薯埋入沙池进行物理催芽7 d~15 d,催芽后将薯块放置于有散射光的地方3 d~5 d进行壮芽,5 播种及中耕管理,时间,2月初~3月底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种薯大小等确定播种密度,适宜密度为每667 m24 000粒~6 000粒,株行距为(18~28)cm×60 cm,底肥,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底肥施肥方案,宜根据N、P、K配方施肥增施农家肥。推荐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500 kg~2 000 kg,或者商品有机肥500 kg~800 kg,普通过磷酸钙50 kg,复合肥(N-P-K:15-15-15)60 kg,尿素8 kg~10 kg作为底肥。(忌施含氯化肥、人畜尿),水分管理,5.4.1 播种后,结合土壤湿度及降雨量情况进行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度,保证出苗整齐,5.4.2 出苗后,根据土壤湿度及降雨情况适时灌水,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60%~80%;降雨较多时,应及时清沟排出积水,追肥,5.5.1 齐苗后,株高10 cm~15 cm时,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浅培土,宜根据测土配方进行精准施肥,按每667 ㎡追施尿素6 kg~8 kg,5.5.2 到现蕾期封行前,结合除草去杂进行第二次高培土,按每667 ㎡追施尿素6 kg~8 kg,5.5.3 到盛花期或结薯期,结合病虫害防治,采用叶面肥按0.2%喷施磷酸二氢钾、0.1%喷施氯化钙3次~5次。 2,DB5301/T 113—2024,去病去杂,全生育期经常检查,根据品种特征去除杂株,及时拔除病株,并清除生产基地内外杂草,田间植株检验,按照GB 18133的相关要求执行,6 病虫害防治,按照GB/T 29378、GB/T 8321的相关要求执行。病虫害防治宜参考附录A给出的防治指标、防治时期及推荐防治药剂,7 收获,待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时进行杀秧,7 d~10 d后,选择晴天收获。收获时避免机械损伤、品种混杂及种薯级别混杂,同时剔除烂薯、病薯及杂物等,8 质量检验,原种种薯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检测时间均应按照GB 18133的相关要求执行,种薯级别以同时满足田间检查和收获后检测达到的最低要求为批次定级标准,达不到最低级别……
……